作為新生兒的誕生地,浙大婦院到處都跳動著新生命的訊號:B超室里“咚咚咚”的胎心,產(chǎn)房里的聲聲喊叫,還有新生兒監(jiān)護室傳出的陣陣啼哭……
還有一個地方,隱匿、安靜,鮮有外人光顧,卻是生命最初的起源地,那就是人類輔助生殖實驗室。那里,精子和卵子在培養(yǎng)皿中悄無聲息地結合,培養(yǎng)成胚胎后再被移植到女性體內(nèi)。
但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過程充滿不確定,浙大婦院生殖內(nèi)分泌科二支部組建了一群“胚胎守護人”,他們主動延長上班時間,及時補救失敗的受精,默默助力新生命的誕生。
杭州的肖曉夫婦(化名)結婚3年,一直沒有懷孕。但兩人到浙大婦院全面檢查后,沒有發(fā)現(xiàn)什么明顯的問題。
生內(nèi)科二支部書記、科護士長邢蘭鳳告訴錢報記者,不孕的原因有很多。通常來說,女性不孕適用于“第一代試管嬰兒”,也叫常規(guī)試管嬰兒。邢蘭鳳解釋說,就是將患者的卵子和精子在培養(yǎng)皿內(nèi)混合,讓卵子在常規(guī)狀態(tài)下受精。
男性不孕則適用于“第二代試管嬰兒”。也就是將精子注射進卵子,從而解決了常規(guī)受精失敗的問題。
那像肖曉夫婦的情況,應該采取哪種輔助生殖技術呢?
生內(nèi)科二支部宣傳委員、實驗室主管技師石碧煒說,按照指南,不明原因的不孕適用“第一代試管嬰兒”,同時結合實施早補救ICSI技術,這樣即能減輕患者的經(jīng)濟負擔,又能保證受精成功率。
于是,肖曉夫婦完成了前期的準備工作,他們的精子和卵子被帶入實驗室,開啟一次神秘的生命之旅。
生內(nèi)科二支部黨員、實驗師方力在實驗室一干就是16年,雖不是外科醫(yī)生,但手上的功夫絲毫不輸他們,顯微鏡和ICSI注射針是他獨特的手術刀。
人成熟卵子的直徑在100~200um之間,也就是0.1~0.2mm;精子長度約50um,ICSI注射針直徑5~7um。方力的“手術”肉眼無法捕捉,只有在顯微鏡下,你才能看到他用注射針將精子注射到卵子中。
肖曉夫婦的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原本不需要這么復雜,因為他們的第一方案是常規(guī)試管嬰兒,卵子只要在常規(guī)狀態(tài)下受精就可以了。
但3個多小時過去后,方力觀察到卵細胞的第二極體還沒有排出,這意味著常規(guī)狀態(tài)的結合失敗了。他仿佛已經(jīng)看到肖曉夫婦臉上的失望和難過,而且再次取卵將給女方的身體帶來二次傷害。
于是,方力開啟了“補救”程序,也就是嘗試“第二代試管嬰兒”。一次操作是半個多小時,除了肖曉夫婦,他還為另外4對夫妻完成了補救。走出實驗室,外面幕色已濃。
第二天,肖曉夫婦被告知卵子受精成功,過一段時間即可移植到母體內(nèi)。但他們并不知道,這顆小小的受精卵在實驗室一波三折的曲折經(jīng)歷。
邢蘭鳳說,這群“胚胎守護人”是真正的幕后英雄,患者不清楚研究員做了哪些努力,更不知道他們常年犧牲了休息時間來提高卵子受精的準確性。他們用默默無聞的行動,踐行了支部“助力好孕”的宗旨。
本報記者 張冰清
本報通訊員 孫美燕 魏安東
婦院微信
婦院微博
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10202000574號
版權所有:浙江大學醫(yī)學院附屬婦產(chǎn)科醫(yī)院 浙ICP備05080900號-1
Copyright ? 2016 Women's Hospital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University